旧时,黄山交通闭塞,游人罕至,一直藏在深闺人未识。秦汉时期,见于文字记载隐居黄山者,唯有会稽太守陈业“洁身清行,遁迹此山”。直至唐宋,黄山乃渐为世人所识,山上寺庙宫观才日渐增多。随着名士隐居、宗教传入,开发建设也随之开始。纵观历史,黄山开发建设,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。 明末清初宗教开发时期:明朝万历三十四年(1606年),普门禅师来山,创建法海禅院,受敕扩建为“护国慈光寺”。此后,又在玉屏峰前建文殊院,在光明顶建大悲院。普门在歙人潘之恒等人的帮助下,披荆斩棘,开山修路,初步形成南路从温泉至天海、北路从松谷至天海、东路从苦竹溪至北海、西路从吊桥庵至温泉的四条简易登山盘道,使以翠微寺、祥符寺、慈光寺和掷钵禅院...
黄山以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温泉、冬雪“五绝”闻名于世。第一绝是奇松——黄山松。黄山松是黄山“五绝”之首,黄山“无处不石,无石不松,无松不奇”。黄山松是黄山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是由黄山独特地貌、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,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,针叶短而稠密,树冠平整,而且有较强的趋光向阳性,生命力非常旺盛。黄山可以数出名字的松树成百上千棵,而且每棵都独具魅力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迎客松。迎客松居黄山奇松之首,寿逾千年,姿态苍劲,两大侧枝横空斜出,好像伸开两臂,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,向五湖四海的宾朋致意,她是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象征。第二绝是...
资源保护 ----实行全山室外禁烟、定点吸烟、禁燃禁放,建立森林防火“三全”(全山联动、全年警戒、全员参与)机制,实现连续34年无森林火灾。 ----实施提水上山、分区供水工程,创全国景区提水扬程之最(741米)。在全国山岳型景区率先建成高山防火水网,全山管网总长达13.9千米,每100米设置一个消防栓,共设消防栓120个,北海、西海、天海、玉屏等核心景区主要景点和游道基本实现全覆盖。 ----建设宽4千米、长100千米的环黄山无松林带,落实“三道防线”,加强检查检疫,阻止了松材线虫病传入景区。 ----实行净物上山、洗涤下山,污水统管、达标排放,成功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、国家低碳旅...
黄山雄踞于安徽南部黄山市境内,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,东西宽约30千米,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。其中,黄山风景区面积160.6平方千米,地跨东经118°01'—118°17',北纬30°01'—30°18',东起黄狮 ,西至小岭脚,北始二龙桥,南达汤口镇,分为温泉、云谷、玉屏、北海、松谷、钓桥、浮溪、洋湖、福固九个管理区。缓冲区面积490.9平方千米,以与景区相邻的五镇一场(黄山区汤口镇、谭家桥镇、三口镇、耿城镇、焦村镇和洋湖林场)的行政边界为界。 ...
7月30日,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人与生物圈计划”45周年暨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成立40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。会上,黄山喜获由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颁发的“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(WNBR)成员证书”。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为黄山颁发证书,市委副书记黄林沐,市委常委、黄山风景区党工委书记、管委会副主任吴文达代表黄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领受证书。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院士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为黄山颁发证书 会议期间,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、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、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王丁,以及黄山申报世界生物圈保...
...[更多]
黄山现在历代摩崖石刻约300处,其中碑刻40余处。散见于历代文献,但经岁月流逝已不复存在的有30余处。这些石刻,大多刻于风景奇特的峭壁之上,全山各景点和登道两侧皆有分布,与游览路线紧密结合,便于游人观赏。 石舫...[更多]
名 称:黄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筑编 号:7-1039-3-337年 代:唐至民国类 型:古建筑所在地:安徽省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简 介: 黄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筑位于黄山...[更多]
拥抱黄山 吞吐黄山 刘海粟 我今天非常高兴,因为我热爱黄山。1918年我第一次上黄山,到现在七十年,蒙大家为我作个纪念,我非常高兴。 黄山是我师。我没有老师,我到黄山学了很多东西;这次我来之前,很多人表示祝愿...[更多]
世纪绘画大师刘海粟对黄山情有独钟,从1918年第一次上黄山,到1988年以93岁高龄第十次登临黄山,创作了大量以黄山为题材艺术珍品。正是对黄山的深厚感情,使老人非常关爱黄山的一草一木,尤其是黄山名松。 19...[更多]